文化園地

時間和維度
2022-08-29 16:00:28 瀏覽次數:
分享到:
作者:王向坤
時間和維度,這兩個詞中,前一個詞較為普通,后一個詞略微抽象,兩個詞合在一起,就顯得很高深。包括我在內的普通人一看,立即就想到了物理學上的概念,想到了廣袤的宇宙,甚至想到了一些偉大的物理學家。不管你學歷如何,現在的渠道基本上能夠給人們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因此,只要你有一定的經歷或閱歷,都可以進行某種層次的探討。
但是呢,對于這些不能解決人們基本的溫飽生活的詞語,人們還是不大愿意或不經常提起它,思考它,除非受到了某些影響。
最近,刷手機,偶然看到了某視頻里的學者在解釋這個現象,內容不是主要的,聽懂聽不懂也不要緊,主要是里面有關時間和維度的詞語,腦細胞一番思考,當然,想的肯定不是那些高深的東西,而是這個夏天。
這個夏天怎么了?
除去高溫、高熱之外,主要是最近的變化讓人不易理解。
處暑已過,緊跟著,三伏結束了,40天的伏天啊,真的難過,潮熱難耐。處暑就是去暑,天氣一下子涼快了。擱在10天前,還在尋找著高緯度、高海拔的涼意,現在不用了,早晚溫差加大,溫度一下子從30大幾度降到了20多度,根據氣溫與海拔高度的關系,相當于我們一下子拔高了1000多米,不過,這已經不是伏天高溫時的驚喜,而是不解中的淡定,絲絲失落中,仿佛還包含著對于高溫天氣的念想。就像只有大熱天喝冷飲、吃冰棍才解渴,才過癮,天氣一旦涼快,沒有了這種對比和落差,味道差了很多,顯得有些失意一般。
在獲得了普遍的、恩惠一般的秋涼之后,人們沒有了對于渴求的熱望。短短的幾天時間,在溫度這個維度上,發生了巨大變化,仿佛空間變化了一樣,這是不是時間的維度表現?
還是空間,以上說的是北方,同時間的南方,似乎要從高溫、干旱中解脫出來,不過,這有很大的相對性,畢竟是南方,不可能像北方一樣,一下子涼快很多,干旱也不是一兩場雨能夠解決。
但是,人們是要流動的,求學,工作,等等,生活這個維度驅使著人們變換自己的空間。交通工具的便捷,縮短了不同空間之間的時間和距離,仿佛這個差別不存在,人可以一下子從這里到那里,同樣也可以忽略時間和距離,人一下子就從北方到了南方。
在相同的時間維度上,空間這個維度可是相差太大了,主要體現在體感的溫度上。對于一部分這樣的人來說,仿佛不太公平。我剛剛經歷了北方的暑熱,還沒有體驗幾天北方的秋涼,這就要讓我再重來一遍。據說,南方只有兩個季節,夏天和冬天,夏天占據較長時間。
什么時候能感受到時間?難熬的時候較為明顯,不用說,夏天對于時間的感受更為突出,人們盼望著能夠早點過去。而對于較為愜意的秋天,則對時間相對不敏感一點,生活就會變慢一點。
因為地球這個緯度特征,同一時間內存在著不同溫度的南北方空間,再加上速度這個因素,南北往來仿佛穿越一般。要說時間就是空間的一個維度,那么,這個時候,人們就是通過溫度來體驗。
曾經不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只知道那是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的事兒。
非洲沙漠里,人們饑渴難耐,一支部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口古井,卻發現下面的水只能按滴計算,雖然如此,還是暫時解決了隊伍的喝水問題。戰爭嘛,一切瞬息萬變,不久另一支隊伍趕來,雙方發生交戰,最后還是在水的作用下,后來的隊伍投降了。先來的隊伍都是在緊張的狀態下,通過欺騙達成的戰果,他們當然心中惴惴不安,不只是人數不占優,實際上,存水也少的可憐,面對上百人的投降隊伍,或許會想著敵方在發現真相之后,會是什么景象,恐怕是一種很難控制的狀態。就在這方隊伍一臉茫然的情形之下,在不知如何應對接下來的狀況下,不自覺的攥緊了手中的武器。投降隊伍滿懷希望的過來了,就那么幾步路,奇跡發生了,還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古井涌出了大量的水,一切都解決了,世界這么美好。在對方歡天喜地的喝水之時,這支隊伍立即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他們開始經歷了嚴重缺水的困擾,一點一滴的節省,才熬到了今天,卻不想對方直接擁有了那么多水,甚至比他們還搶先享受到,這不公平!
你看看,相同的空間,水這個東西,讓人們體驗到了時間這個維度,差別真是太大了。
因此,可以想象,在時間和空間的關系上,中間需要第三方事物,才能體現出所謂空間的維度之一——時間的存在和差別。
但是呢,對于這些不能解決人們基本的溫飽生活的詞語,人們還是不大愿意或不經常提起它,思考它,除非受到了某些影響。
最近,刷手機,偶然看到了某視頻里的學者在解釋這個現象,內容不是主要的,聽懂聽不懂也不要緊,主要是里面有關時間和維度的詞語,腦細胞一番思考,當然,想的肯定不是那些高深的東西,而是這個夏天。
這個夏天怎么了?
除去高溫、高熱之外,主要是最近的變化讓人不易理解。
處暑已過,緊跟著,三伏結束了,40天的伏天啊,真的難過,潮熱難耐。處暑就是去暑,天氣一下子涼快了。擱在10天前,還在尋找著高緯度、高海拔的涼意,現在不用了,早晚溫差加大,溫度一下子從30大幾度降到了20多度,根據氣溫與海拔高度的關系,相當于我們一下子拔高了1000多米,不過,這已經不是伏天高溫時的驚喜,而是不解中的淡定,絲絲失落中,仿佛還包含著對于高溫天氣的念想。就像只有大熱天喝冷飲、吃冰棍才解渴,才過癮,天氣一旦涼快,沒有了這種對比和落差,味道差了很多,顯得有些失意一般。
在獲得了普遍的、恩惠一般的秋涼之后,人們沒有了對于渴求的熱望。短短的幾天時間,在溫度這個維度上,發生了巨大變化,仿佛空間變化了一樣,這是不是時間的維度表現?
還是空間,以上說的是北方,同時間的南方,似乎要從高溫、干旱中解脫出來,不過,這有很大的相對性,畢竟是南方,不可能像北方一樣,一下子涼快很多,干旱也不是一兩場雨能夠解決。
但是,人們是要流動的,求學,工作,等等,生活這個維度驅使著人們變換自己的空間。交通工具的便捷,縮短了不同空間之間的時間和距離,仿佛這個差別不存在,人可以一下子從這里到那里,同樣也可以忽略時間和距離,人一下子就從北方到了南方。
在相同的時間維度上,空間這個維度可是相差太大了,主要體現在體感的溫度上。對于一部分這樣的人來說,仿佛不太公平。我剛剛經歷了北方的暑熱,還沒有體驗幾天北方的秋涼,這就要讓我再重來一遍。據說,南方只有兩個季節,夏天和冬天,夏天占據較長時間。
什么時候能感受到時間?難熬的時候較為明顯,不用說,夏天對于時間的感受更為突出,人們盼望著能夠早點過去。而對于較為愜意的秋天,則對時間相對不敏感一點,生活就會變慢一點。
因為地球這個緯度特征,同一時間內存在著不同溫度的南北方空間,再加上速度這個因素,南北往來仿佛穿越一般。要說時間就是空間的一個維度,那么,這個時候,人們就是通過溫度來體驗。
曾經不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只知道那是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的事兒。
非洲沙漠里,人們饑渴難耐,一支部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口古井,卻發現下面的水只能按滴計算,雖然如此,還是暫時解決了隊伍的喝水問題。戰爭嘛,一切瞬息萬變,不久另一支隊伍趕來,雙方發生交戰,最后還是在水的作用下,后來的隊伍投降了。先來的隊伍都是在緊張的狀態下,通過欺騙達成的戰果,他們當然心中惴惴不安,不只是人數不占優,實際上,存水也少的可憐,面對上百人的投降隊伍,或許會想著敵方在發現真相之后,會是什么景象,恐怕是一種很難控制的狀態。就在這方隊伍一臉茫然的情形之下,在不知如何應對接下來的狀況下,不自覺的攥緊了手中的武器。投降隊伍滿懷希望的過來了,就那么幾步路,奇跡發生了,還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古井涌出了大量的水,一切都解決了,世界這么美好。在對方歡天喜地的喝水之時,這支隊伍立即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他們開始經歷了嚴重缺水的困擾,一點一滴的節省,才熬到了今天,卻不想對方直接擁有了那么多水,甚至比他們還搶先享受到,這不公平!
你看看,相同的空間,水這個東西,讓人們體驗到了時間這個維度,差別真是太大了。
因此,可以想象,在時間和空間的關系上,中間需要第三方事物,才能體現出所謂空間的維度之一——時間的存在和差別。

掃碼閱讀微信版

- 上一篇:員工之聲|新開始,新機遇,新挑戰,新朝陽
- 下一篇:實習心得|有目標,有規劃,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