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管網漏控很關鍵
2022-09-19 16:33:24 瀏覽次數:
分享到:
作者:王向坤
國家之大,千頭萬緒,能讓國家持續關注的事情之一,就是民生工程,在民生工程中,城市供水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9月13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綜合司關于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建辦城〔2022〕41號)發布,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新建供水管網要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規范規劃建設,采用先進適用、質量可靠、符合衛生規范的供水管材和施工工藝,嚴禁使用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水泥管道、石棉管道、無防腐內襯的灰口鑄鐵管道等,確保建設質量。編制本地區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方案,對影響供水水質、妨害供水安全、漏損嚴重的劣質管材管道,運行年限滿30年、存在安全隱患的其它管道,應結合燃氣等老舊地下管線改造、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等,加快更新改造。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持續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進一步提升供水管網管理水平,通過分區計量、壓力調控、優化調度、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實現供水管網系統的安全、低耗、節能運行,滿足用戶的水量、水壓、水質要求。
根據城市供水漏控多年的服務經歷,供水管網漏損檢測治理是一項常年性的保障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城市的歷史,就是城市供水的歷史,時間跨度可達百年以上,在我們通過地上古建筑追尋歷史時,實際上,部分地下供水管網已經具備“古董”級的條件了,只是我們看不見。老建筑,要修繕保護,老管網同樣需要修繕保護,必要時還要更新換代,它們之所以存在,一個就是具備“服役”的條件,另一個就是經濟“條件”所限,無法及時更換。
人類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會制造工具,并通過工具改造世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設施,基礎設施,包括管網、供水管網,就是工具之一,人類有了這些工具,改變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人類制造工具的同時,還需要修繕維護工具,以確保工具的可用性、可靠性。供水管網作為一種帶壓管道,需要專門的技術、設備和方法,用來檢測、定位管網漏水點,以便于修復。最直接的就是漏水聽音,通過聲波分析定位漏損點,逐一解決問題。很多時候,修繕工具相比與制造工具,要省錢不少,供水漏損檢測就是一項極為經濟、可行的方法,并在供水行業實行多年。
現在的城市,覆蓋范圍越來越大,供水管網越來越長。這里有個最新數據,9月14日,在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得知,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建成區面積6.2萬平方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98%,供水普及率99.4%。為了確保合理的壓力,以滿足用水需要,不得不加大調度,增設壓力、流量檢測裝置,并通過數據反饋,分析管網漏損的可能性。
大致可以這么認為,由于供水管網時間和空間上的巨大跨度,導致了管網的復雜度,管網漏損一直存在,漏損檢測成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并且,降低漏損值,成為一項重要的指標,具有宏觀經濟意義。在可用資源日益緊張的趨勢下,節約資源,也是確保資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因此,城市供水漏損檢測治理對于城市供水安全來說,很重要。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9月13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綜合司關于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建辦城〔2022〕41號)發布,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新建供水管網要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規范規劃建設,采用先進適用、質量可靠、符合衛生規范的供水管材和施工工藝,嚴禁使用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水泥管道、石棉管道、無防腐內襯的灰口鑄鐵管道等,確保建設質量。編制本地區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方案,對影響供水水質、妨害供水安全、漏損嚴重的劣質管材管道,運行年限滿30年、存在安全隱患的其它管道,應結合燃氣等老舊地下管線改造、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等,加快更新改造。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持續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進一步提升供水管網管理水平,通過分區計量、壓力調控、優化調度、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實現供水管網系統的安全、低耗、節能運行,滿足用戶的水量、水壓、水質要求。
根據城市供水漏控多年的服務經歷,供水管網漏損檢測治理是一項常年性的保障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城市的歷史,就是城市供水的歷史,時間跨度可達百年以上,在我們通過地上古建筑追尋歷史時,實際上,部分地下供水管網已經具備“古董”級的條件了,只是我們看不見。老建筑,要修繕保護,老管網同樣需要修繕保護,必要時還要更新換代,它們之所以存在,一個就是具備“服役”的條件,另一個就是經濟“條件”所限,無法及時更換。
人類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會制造工具,并通過工具改造世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設施,基礎設施,包括管網、供水管網,就是工具之一,人類有了這些工具,改變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人類制造工具的同時,還需要修繕維護工具,以確保工具的可用性、可靠性。供水管網作為一種帶壓管道,需要專門的技術、設備和方法,用來檢測、定位管網漏水點,以便于修復。最直接的就是漏水聽音,通過聲波分析定位漏損點,逐一解決問題。很多時候,修繕工具相比與制造工具,要省錢不少,供水漏損檢測就是一項極為經濟、可行的方法,并在供水行業實行多年。
現在的城市,覆蓋范圍越來越大,供水管網越來越長。這里有個最新數據,9月14日,在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得知,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建成區面積6.2萬平方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98%,供水普及率99.4%。為了確保合理的壓力,以滿足用水需要,不得不加大調度,增設壓力、流量檢測裝置,并通過數據反饋,分析管網漏損的可能性。
大致可以這么認為,由于供水管網時間和空間上的巨大跨度,導致了管網的復雜度,管網漏損一直存在,漏損檢測成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并且,降低漏損值,成為一項重要的指標,具有宏觀經濟意義。在可用資源日益緊張的趨勢下,節約資源,也是確保資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因此,城市供水漏損檢測治理對于城市供水安全來說,很重要。

同時,漏損檢測治理也是城市供水應急能力的組成部分,就像一個人突發疾病,急救中必然要進行相關檢測一樣,城市供水管網突發壓力下降、爆管,等等,快速定位漏水點,是供水搶險的重要步驟。
我們還是回到經濟、可行性這個出發點,對于供水管網的更新改造,非開挖不銹鋼內襯修復技術就是一項運用多年的供水管網改造成熟技術。此項技術,可以在不替換原有管道的前提下,通過植入一層薄壁不銹鋼內襯作為襯里,實現對于供水管網的更新修復目的,特別適用于不宜開挖的管段修復施工。修復后的供水管道,不影響原有的壓力、流量和水質,相比于開挖置換新管道,是一項經濟、可行的工藝技術。
我們還是回到經濟、可行性這個出發點,對于供水管網的更新改造,非開挖不銹鋼內襯修復技術就是一項運用多年的供水管網改造成熟技術。此項技術,可以在不替換原有管道的前提下,通過植入一層薄壁不銹鋼內襯作為襯里,實現對于供水管網的更新修復目的,特別適用于不宜開挖的管段修復施工。修復后的供水管道,不影響原有的壓力、流量和水質,相比于開挖置換新管道,是一項經濟、可行的工藝技術。

《“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了到2025年的預期指標值:市政管網管線智能化監測管理率: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30%,地級以上城市≥15%。
此次“通知”中,對于推進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平方面,指導供水企業加強供水設施的智能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更新改造建設智能化感知裝備,建設城市供水物聯網及運行調度平臺,實現設施底數動態更新、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風險情景模擬預測、優化調度輔助支持等功能,不斷提高供水設施運營的精細化水平。
各地要持續提高供水監管信息化水平,推動城市級、省級供水監管平臺建設和信息共享,及時、準確掌握城市水源、供水設施、供水水質等關鍵信息,并為城市供水監管提供業務支撐。
這就是方向。
當然,這期間,推進供水管道等設施普查,完善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實時更新供水設施信息底圖,是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
此次“通知”中,對于推進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平方面,指導供水企業加強供水設施的智能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更新改造建設智能化感知裝備,建設城市供水物聯網及運行調度平臺,實現設施底數動態更新、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風險情景模擬預測、優化調度輔助支持等功能,不斷提高供水設施運營的精細化水平。
各地要持續提高供水監管信息化水平,推動城市級、省級供水監管平臺建設和信息共享,及時、準確掌握城市水源、供水設施、供水水質等關鍵信息,并為城市供水監管提供業務支撐。
這就是方向。
當然,這期間,推進供水管道等設施普查,完善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實時更新供水設施信息底圖,是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
掃碼閱讀微信版


- 上一篇: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管線服務任重道遠
- 下一篇:最后一頁